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科研部门

极地与月球地质研究室

极地地质研究室于2011年成立,为更好面向基础科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于2021年扩展为极地与月球地质研究室。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南极大陆地质演化与超大陆重建、南极大陆资源背景调查与潜力评估、北极圈及邻区重要矿产及油气能源潜力调查评价、南北极及青藏高原古气候记录与全球气候变化、月球地貌与地质演化。主要任务是从全球视野,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规划、组织和实施地球三极地质和资源环境调查与研究工作。目前已编制南极不同比例尺的系列地质图件;基本建立了普里兹造山带的地质构造格架,确认格罗夫山是普里兹造山带最典型的泛非期地质体,发现镁铁质高压麻粒岩并刻画了泛非期碰撞造山的精细过程;在三极海陆变迁对全球气候变化作用的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承担或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及中国极地考察专项、中国地质调查项目30余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点项目2项,重点支持专项项目1项,面上与青年项目4项。多年来持续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组织实施多次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智利南极联合科学考察。

极地地质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12人,其中研究员4人,正高级工程师1人,副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启航

2021年5月7日,极地室赴上海迎接陈龙耀考察归来

陈龙耀副研究员第37次南极考察中于东南极恩德比地野外工作

第36次南极考察中与智利专家交流

第36次南极考察郑光高野外记录

第36次南极考察李建锋野外标本拍照

第34次南极考察刘晓春研究员野外

第34次南极考察李淼在中山站附近小湖野外踏勘

2018年1月,第34次南极考察张峤执行雪鹰601航空地球物理任务

第29次南极考察赵越研究员野外工作

王伟研究员在南极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2020年,刘锋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地貌数据采集

2018年7月,胡娟在海南木兰头地区野外地质调查

第21次南极考察刘晓春与徐刚在野外

徐刚研究员北极斯瓦尔巴群岛野外地物波谱测试

第29次南极考察赵越研究员长城站做报告

访问次数 : 4451
1000250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