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陕西宝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1年学术委员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

12月29日,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陕西宝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1年度学术委员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地质力学研究所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副主任刘凤山、水环部灾害处处长曹佳文,地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马寅生、曹黎出席会议。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成员、观测站和地质力学所40余位研究人员参加会议。

马寅生副所长主持会议并致辞。刘凤山副主任发表讲话,从野外观测站建设的长期性、持续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希望观测站在人才培养、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站。孙萍站长作野外站2021年度工作报告。

会议特邀彭建兵院士等10余位业内知名地质灾害专家作报告。彭建兵院士作《黄土滑坡—成因与防控》主题报告,寄语年轻科研人员“要面向国家需求,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耐得住寂寞,守住一块地(研究区)、把握一条线(科研主线)”。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汪稔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孟潭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张永双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徐能雄教授、清华大学徐文杰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守定研究员、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许冲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李滨研究员和姚鑫研究员,先后做了关于岛礁建设、鄂尔多斯大震环、采空区变形监测、链式地质灾害发育机理、链生灾害数值模拟、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预警、地质灾害数据机理与评估、特大崩滑灾害风险防控以及地质灾害InSAR识别的精彩报告。与会专家精彩纷呈的报告赢得现场人员热烈掌声。

此次学术年会是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陕西宝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1年正式更名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大规模学术活动,对于加强灾害地质研究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创新、剖析降雨和地震等诱发地质灾害演化过程与机理、提升地质灾害防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参会代表合影

观测站名片:

2011年,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与监测宝鸡野外科学观测基地。2015年,批准命名为地质灾害-陕西宝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2021年正式更名为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陕西宝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研究站以黄土高原活动构造带区地质灾害风险主动防控技术研究为核心,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灾害早期识别、机理与致灾效应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市、县域地质灾害风险管控的技术与措施,为国土空间规划源头管控灾害风险和支撑山区韧性城镇建设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