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孙萍等-Geomorphology:黄土-基岩斜坡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及动力学过程研究
  秦岭山地与黄土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历史地震曾诱发了大量的黄土-基岩滑坡。结合野外调查、钻探、测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揭示了黄土-基岩斜坡的地震响应规律和动力失稳机制,反演分析了滑坡在设防和罕遇地震条件下的运动过程。主要认识如下:
  (1)黄土-基岩斜坡的地震响应主要受黄土层厚度、地形特征和黄土-基岩界面的控制,表现出显著的高程放大、表面放大和黄土层放大效应。在斜坡中下部,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垂直加速度放大系数,而在斜坡中上部,垂直加速度放大系数占主导地位。
  (2)频谱分析表明,黄土基岩边坡的地震放大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特征,在斜坡中上部观察到2.2-2.5 Hz的水平分量和5-6 Hz的垂直分量被显著放大。
  (3)地震作用下该类滑坡的动力失稳机制表现为斜坡中上部黄土在地震动放大效应影响下沿黄土-基岩界面发生震裂-剪切滑动的失稳模式,失稳后的运动过程可分为震裂解体-加速运动-耗能减速-停积就位四个阶段。
  (4)在罕遇地震条件下,数值仿真确定的滑坡运动和堆积行为与现场观察到的滑坡形态特征基本一致,表明该滑坡可能是由 PGA≥0.6g 的强地震动诱发的。
  
  图1斜坡地震动响应规律
   
  图2黄土层水平和垂向地震动放大系数等值线云图
  
  图3水平向频谱分析
  
  图4罕遇地震条件下的运动堆积过程
  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1307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2293352)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21738)联合资助,成果已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Geomorphology》。
  Ping Sun, Haojie Wang, Chaoyin Ke, et.al. 2025.Seismic response and run-out process of the Shiguchuan landslide: Insights from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Geomorphology, 478, 109725.
  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eomorph.2025.109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