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杨,男,1989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位远程地质灾害动力成灾机理与定量风险评估研究。荣获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谷德振青年科技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重大工程地质安全评价指挥部地质灾害组组长、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滑坡与工程边坡分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和面上基金等项目10余项,在《JRMGE》、《Waste Management》、《Engineering》、《Landslides》、《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获领跑者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3项,合著专著2部。担任《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委、《地球科学》与《Journal of Earth Science》青年编委,以及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研究成果主要揭示了青藏高原山区与西南岩溶山区高位远程地质灾害的高位启动-碰撞解体-冲击铲刮-堆积堰塞复合型成灾模式;创新了高位远程地质灾害本体动力学、外部动力学与模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高位地质灾害体运动过程中的块体-颗粒体-势流体的多体多相态动力学模型;带领团队完全自主研发了多相态全三维的高位地质灾害数值模拟软件Landslide Post-Failure(LPF3D),研究成果支撑服务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与山区城镇防灾减灾工作。先后参与辽宁抚顺西露天矿滑坡、云南镇雄赵家沟滑坡、三峡库区“14.9”极端暴雨滑坡灾害、深圳“12.20”特别重大滑坡、贵州水城“7.23”鸡场滑坡、西藏色东普泥石流等特大地质灾害的一线应急救灾。
电子邮箱:737263992@qq.com
联系电话:1520165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