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亚博,男,1981年,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自然资源部领军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年度优秀科技人才称号。主要从事青藏高原新生代地壳运动、深部-浅表地质作用耦合过程,及构造演化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地质调查等项目共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EPSL》、《Earth-Science Reviews》、《GRL》、《JGR:Solid Earth》、《Tectonics》、《Gondwana Research》、《GSA Bulletin》、《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Tectonophysic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地球物理学报》、《地质学报》等国内外地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主要研究成果:
(1)约束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时限这一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的时空起点,系统分析了新生代青高原南北向地壳运动和旋转变形的转换过程。
(2)系统梳理了印度-欧亚碰撞过程、青藏高原地壳缩短和构造变形、高原生长、高原地壳挤出逃逸,和断裂系统的时空演化序列。揭示了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深部与浅表地质过程的耦合过程。
(3)以古地磁学研究为基础,深入探讨了青藏高原东-东南缘新生代块体间相对运动过程对块体周缘断裂系统活动演化的控制作用,。
(4)约束了新生代四川盆地上地壳旋转运动与盆缘构造变形的耦合关系,揭示了松潘-甘孜地块侧向逃逸与四川盆地上地壳旋转的联动机制,及其在新特提斯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衔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近5年主要承担项目:
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3项,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1项。
1. 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思茅盆地中生代以来盆山耦合与成钾作用研究(2025-2029),专题负责人;
2. 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任务:秦岭脆性构造带磁组构及岩石磁学研究(2025-2029),项目负责人.
3.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攻关项目: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精细地壳运动过及其对隆升机制的意义(2024-2027),项目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伸展应变构造环境动力机制的古应力场约束(2022-2025), 项目负责人;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川藏铁路”重点项目课题专题(2022-2024),项目负责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晚白垩世以来四川盆地旋转运动及其对盆地边界构造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2019-2022),项目负责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块新生代侧向逃逸运动及其对地壳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2016-2019),项目负责人;
联系邮箱:tyb816@163.com
个人网址: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Tong-Y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