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吴中海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8-01-02

 

吴中海,1974年出生,男,博士,研究员,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主任,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内核心期刊《地球学报》编委,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

吴中海研究员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从事新构造与活动构造、地震地质以及重大工程沿线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等方面的生产科研工作。先后参加和承担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和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各类项目27项。合作出版专著14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包括第一与通讯作者论文近70篇。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R3),二等奖4项(R1、R5、R7、R1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1项(R1)。2011年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地质英才”培养计划,2014年荣获第14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并先后被授予“2013-2014年度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和 2015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主要工作业绩简介

1. 深入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青藏高原及邻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首次填绘了西藏地区“当雄幅1:25万第四纪地质图”和西天山地区“赛里木湖等4幅1:5万第四纪地质图”专题地质图,应用定量测年技术首次获得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第四纪最早冰期年龄,建立了区域第四纪地层序列及其年代学框架,总结了区域新构造与活动构造规律,显著提升了这些区域在第四纪地质方面的调查水平,为指导相关区域进一步开展第四纪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典型范例,也为解决青藏高原及邻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基础地质问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 积极将业务优势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紧密结合,曾负责完成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拉萨段和清水河-沱沱河段、滇藏铁路大理-丽江段和拉萨-林芝段和云南大瑞铁路沿线的活动断裂鉴定与古地震活动性调查研究,获得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性与古地震活动的重要证据,应用年代学方法定量系统约束了青藏铁路与滇藏铁路穿越的重要活断层的全新世活动性与古地震年龄。成果为铁路选线与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地质构造依据,被铁路部门采纳应用于线路的优化设计,并被地震部门应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调查研究,主动服务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防震减灾工作。他主持完成的“泛亚铁路大理至瑞丽沿线地质构造综合研究”项目,利用地表调查与年代学、地壳物理探测和微地震探测等手段全面查明云南大瑞铁路沿线的主要断裂活动性及其工程影响,综合编制国内首幅大瑞铁路沿线高精度的1:2.5万工程地质廊带图,填补了云南大瑞铁路沿线的高精度基础地质图件空白,创新了图面表达方式,突出了图件的大信息量与针对性、实用性,成为铁路工程大范围、多方案比选线路和制定各类工程实施方案的重要决策依据,为重新规划云南大瑞铁路保山至龙陵段线路和最终确定制约大瑞铁路建设的重点、难点工程“34.5km高黎贡山超长深埋越岭隧道”的线路方案及设计施工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基础地质支撑作用,并在后期铁路建设中显著降低隧道工程的施工风险方面进一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成果创造了地质调查工作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的新模式,被誉为“地质工作服务于重大工程建设的典范”。

3. 主动发挥专业优势,主持编制了一系列重要的活断层及活动构造图件,包括综合青藏高原与南北构造带的活断层最新研究成果主持完成我国第四代“活断层分布图 (即:中国及毗邻海区活动断裂分布图(1:500万))”的编制,提出“中国活动构造体系”新认识。主持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区1:50万活动断裂分布图”,积极支撑《京津冀地区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的编制。同时还支撑了中国地质地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现状图集》、《全国环境地质图系》等的编制,并协助完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和“长江经济带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调查报告”的编写,这些成果为更科学全面地认识中国大陆的活动构造体系控震活用,以及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和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地质支撑作用。他在主持西南地区活动构造体系综合研究项目时,还先后编制了“中国及西南地区1:150万活动构造体系框架图”和“青藏高原东南缘及邻区1:100万活动断裂图”,总结出 “川滇弧形旋扭构造体系”运动学新模式,为深入理解西南强震活动区带的现今地壳变形规律和活动构造控震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3. 重视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地质成因研究及强震区选址问题,积极组织和参加西藏懂错M5.6、当雄M6.6、青海玉树M7.1、云南洱源M5.5、盈江M6.1、景谷M6.6和尼泊尔M8.1大地震西藏灾区地震地质考察,总结提出活动构造体系控震新认识,为正确认识地震的构造成因和区域未来的强震活动趋势等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并作为国土资源部专家组成员,先后参加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和尼泊尔大地震西藏灾区等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灾后重建指导工作,利用活动构造专业优势为地震灾区的重建选址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4. 积极推动新构造与活动科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组织编辑出版“泛亚铁路云南大理至瑞丽沿线基础地质综合调查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暨玉树地震4周年纪念”、“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研究”和“长江经济带活动构造与地质环境”4部成果专辑,3篇论文入选科技部2015年度的"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有效推动了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在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第四纪地质和区域地壳稳定性等领域的理论发展及创新。

5. 积极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初步建成一支以拥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为主的13名中青年科研骨干组成的、包含了新构造与活动构造、构造地貌、第四纪年代学、天然地震研究、构造磁学、地壳稳定性和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等多学科的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团队。本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和部局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称号,团队成员2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英才”培养计划,先后承担各类生产科研项目30余项,包括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15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与成果专辑5部,荣获国家与省部局级科技进步奖8次。同时还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共培养研究生28名,包括博士生6名,指导研究生发表SCI与EI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7篇,其中3人次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另外,还组织包括学术交流、科技研讨、技术培训等多方面内容的“新构造与活动构造沙龙”13期,作为中方领队指导2015年度中德研究生云南地区联合野外地质实习,积极开展活动构造方面的技术方法培训3次,累计超过400人次。

主要获奖情况

 

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近5年承担的主要生产科研项目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