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张重远副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2-07-27
 
张重远,男,1987年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应力测量、干热岩储层地质力学、活动断层地震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0年本科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岩土工程专业,2013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工程专业。2018年6月-9月,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2017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基金1项、企业横向课题5项。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称号。迄今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8篇,其中第1和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10篇;在深部地应力测量与监测设备研发方面获国家专利33项,其中第1发明人获发明专利10项、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兼任Engineering Geology、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等国际期刊审稿人。兼任Energies期刊客座编辑(2022)。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1.地应力测量与监测理论、方法、技术与设备研究研发。研发压磁四分量地应力实时动态监测设备和方法,支撑全国地应力监测网组网建设;研发水压致裂裂缝超声扫描成像装置,首创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即压即扫”、“一趟钻”获取地应力大小和方向的新模式;建立我国首个岩心直径变形分析法(DCDA法)实验室。
2.干热岩开发储层地质力学。主持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场区的地应力测量、储层裂隙评价和微地震监测工作,支撑了储层改造和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开展了温度处理和酸化疲劳压裂背景下的花岗岩剪切行为研究;开展干热岩注水诱发地震实验机理研究。
3.活动断层地震风险性研究。基于地应力测量和动态监测,研究了芦山M7级地震前后应力场演化规律,提出了芦山地震后龙门山西南端仍处于高水平地应力持续积累、强震风险仍然较大的科学认识;研究了发震断层震前存在的多时空尺度应力降现象及其内在机理,为地震短临预报探索了思路。
4. 重大工程地应力应用研究。采用多种地应力测量方法,为重大工程建设和选址提供了地应力资料和理论认识支撑,相关工作和成果已在共和干热岩、川藏铁路、金川铜镍矿、长宁页岩气、储气库建设、甘肃乏燃料预选厂址、西沙群岛科钻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主要学术任职:
1.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震与地壳应力专业委员会,委员
2.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与地壳应力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奖及荣誉:
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2021年)
 
近5年承担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精细应力场的干热岩裂隙剪切-摩擦-渗透互馈及失稳机理研究(2022-2025),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地应力对增强型地热系统结构面剪切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2019-2021),项目负责人
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共和盆地干热岩地应力调查与开采效应评价(2022-2023),项目负责人
4.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共和盆地恰卜恰干热岩试验性开发与评价(地质力学研究所)(2019-2021),项目负责人
5.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基金:基于井地联合观测的低渗砂岩铀矿层改造评价研究(2022-2024),项目负责人
6.中央级科研单位基本科研业务费:深部注水诱发地震试验及机理研究(2022-2024),项目负责人
7.中央级科研单位基本科研业务费:东南沿海干热岩钻孔应力测量及储层裂隙激发活动性研究(2017-2019),项目负责人
8.中石油长宁公司项目:宜205井原位地应力测量技术服务(2021-2023),项目负责人
9.核工业化冶院项目:铀矿水平井地应力测量及井壁稳定性评价研究(2022-2023),项目负责人
10.贵州省交规划院项目:弥渡至昌宁高速公路(大理州境内段)勘察设计大黑山、大尖山隧道工程区地应力测量、测井及应力场综合评价(2021-2022),项目负责人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
1.Chongyuan Zhang,Weiren Lin, Manchao He, et al. 2022. Determining In-Situ Stress State by Anelastic Strain Recovery Method Beneath Xiamen: Implications for the Coastal Region of Southeastern China.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DOI: 10.1007/s00603-022-02915-7. (SCI, JCR一区)
2.Yuedu Chen, Chongyuan Zhang*, Zhihong Zhao, et al. 2020. Shear Behavior of Artificial and Natural Granite Fractures After Heating and Water-Cooling Treatment.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53, 5429–5449.(SCI, JCR一区)
3.Chongyuan Zhang, Qunce Chen, Xianghui Qin, et al.2017. In-situ stress and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a candidate repository for spent nuclear fuel in Gansu, northwestern China. Engineering Geology, 231: 218-229. (SCI, JCR一区)
4. Manlu Wu, Chongyuan Zhang*, Taoyuan Fan. 2016. Stress state of the Baoxing segment of the southwestern Longmenshan Fault Zone before and after the Ms 7.0 Lushan earthquake.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21: 9-19. (SCI, JCR二区)
5.Chongyuan Zhang, Manlu Wu, Qunce Chen., 2014. Piezomagnetic In-situ Stress Monitor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88(5): 1592-1602. (SCI, JCR二区)
6.张重远,杜世回,何满潮等. 2022.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西缘地应力特征及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41(05):954-968.(EI)
7.张丰收,李猛利,张重远*等. 2022. 高地应力下深部岩芯饼化裂缝发展规律及机制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41(03):533-542. (EI)
8.张重远,何满潮,陶志刚等. 2021. 发震断层震前应力降现象及其机制探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40(05):916-927. (EI)
9.张重远,王振峰,范桃园等. 2015. 西沙群岛石岛浅部基底地壳应力测量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分析.地球物理学报,58(03):904-918. (SCI)
10.张重远,吴满路,廖椿庭. 2013. 金川三矿地应力测量及应力状态特征研究.岩土力学,34(11):3254-3260. (EI)
 
代表性发明专利:
1.Qunce Chen, Chongyuan Zhang, Dongsheng Sun, et al.Method for accurately measureing reopening pressure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duced fracture in deep borehole. 2022,专利号:US 11,274,543 B2(美国发明专利)
2.张重远,何满潮,陈群策等. 一种可重复安装利用式深井地应力监测探头, 2022. 专利号:ZL202110181520.7 (发明专利)
3.张重远,陈群策,何满潮等. 一种压力自平衡式深井地应力监测探头,2022. 专利号:ZL202110186624.7(发明专利)
4.张重远,何满潮,吴满路等. 一种钻孔应力计安装和自由回收定位器, 2021, 专利号:ZL202011257573.4. (发明专利)
5.张重远,秦向辉,陈群策等. 一种基于二次套芯的深孔差应力评估方法, 2021, 专利号:ZL202010905195.X(发明专利)
6.张重远,王锡勇,杨洪磊等. 一种利用岩芯获取三维地应力的方法及获取系统, 2020, 专利号:ZL201910294091.7. (发明专利)
7.张重远,陈群策,吴满路等. 一种基于钻孔套芯孔径变形的快捷地应力测试方法, 2020, 专利号:ZL201910088251.2. (发明专利)
8. 张重远,吴满路,陈群策等. 一种地壳岩体平面应力的连续测量方法及系统, 2018, 专利号:ZL201710802269.5. (发明专利)
9.张重远,贺洪斌,陈群策等. 一种井下水压致裂诱发裂隙超声波动态成像装置及系统, 2018, 专利号:ZL201711276015.0. (发明专利)
10.张重远,贺洪斌,陈群策等. 一种水压致裂封隔器装置, 2018, 专利号:ZL201711274986.1. (发明专利)
11.张重远,金铭. 分段组合式水压致裂应力测量过滤器, 2018, 专利号:ZL201710768559.2. (发明专利)
 
联系邮箱:zhchongyuan@126.com; zhangchy@cags.ac.cn
联系电话:010-88815175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研究所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