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华,男,1982年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质灾害和遥感地质方面的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作为骨干参与完成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加了多项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与国家重大工程有关的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工作,参与了汶川地震、鲁甸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等强震诱发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应急调查、抗震救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和科学研究经验。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12篇(含SCI/EI收录4篇),参与出版专著3部,参与完成技术标准2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八)。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会员。
主要学术成果:
(1)开展了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灾害成灾背景调查分析,揭示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气象水文等要素对地质灾害形成演化的控制作用和影响规律,梳理了青藏高原东缘降雨和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及形成模式。
(2)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加权信息量模型,实现了降雨和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表明地震效应对地质灾害易发性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活动构造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和区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研究推测了鲜水河断裂带未来地震危险性发展趋势,提出了Newmark模型中的断裂带线性震源计算方法,改进并获得了适应于鲜水河断裂带地质灾害成灾背景的Newmark模型,完成了鲜水河断裂带潜在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价。
(4)跟踪研究了汶川震后10年来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长期活动性特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定量描述了地质灾害的地震后效应。
(5)开展了鲜水河断裂带边坡形变InSAR监测,以及金沙江构造带巴塘段边坡形变InSAR监测和野外调查,识别出了多处显著形变区域。
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1)ZHANG Yong-shuang, YANG Zhi-hua, GUO Chang-bao, et al. Predicting landslide scenes under potential earthquake scenarios in the Xianshuihe fault zone, Southwest China[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7, 14(7): 1262-1278.
(2)Yang Zhi-hua, Lan Heng-xing, Liu Hong-jiang, et al. Post-earthquake Rainfall-triggered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in Lushan Area[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5, 12(1): 232-242.
(3)Yang Zhi-hua, Lan Heng-xing, Gao Xing, et al. Urgent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in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impacted Area, Sichuan Province, China [J]. Natural Hazards, 2015, 75(3): 2467-2487.
(4)杨志华, 张永双, 郭长宝, 等. 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灾害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018, 26(3): 673-683.
(5)杨志华, 张永双, 郭长宝, 等. 基于Newmark模型的尼泊尔Ms8.1级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J]. 地质力学学报, 2017, 23(1): 115-124.
(6)杨志华, 兰恒星, 张永双, 等. 强震区震后地质灾害长期活动性研究综述[J]. 地质力学学报, 2017, 23(5): 743-753.
(7)杨志华, 郭长宝, 姚鑫, 等. 考虑地震后效应的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 28(4): 103-112.
(8)刘筱怡, 杨志华, 郭长宝, 等. 基于SBAS-InSAR的鲜水河断裂带蠕滑型滑坡特征研究[J]. 现代地质, 2017, 31(5): 965-977.
(9)张永双, 郭长宝, 杨志华, 等. 青藏高原东缘地形急变带滑坡灾害特征与危险性评价[M].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8.
(10)郭长宝, 张永双, 杨志华, 等. 川藏铁路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评价[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7.
发明专利情况:
郭长宝, 张永双, 杨志华, 等. 应用于大型滑坡稳定性三维物理模拟试验的装置(ZL 2019 2 0321365.2)(实用新型)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汶川Ms8.0级地震滑坡的长期活动性及趋势研究(2016-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负责人。
(2)青藏高原东缘古滑坡复活机理与早期识别研究(2019-2022),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项目骨干。
(3)川西-藏东地区交通廊道活动构造与地质调查(2019-202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二级项目副负责人。
(4)甘肃天水等城镇和成兰交通廊道工程地质调查(2016-2018),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项目骨干。
(5)西南地形急变带地质灾害成灾背景与易发性评价(2011-2016),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项目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