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马秀敏正高级工程师

发布时间:2023-04-24

 

马秀敏,男,1978年8月生,研究生,硕士生导师(联合),正高级工程师,工程地质专业,北京十三陵观象台副主任(主持工作)。1999年考入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科技大学)学习,2003年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考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学习,2006年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起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地应力、活动断裂和地壳稳定性等方面地质调查与科研工作。近十年来,先后主持/作为骨干完成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开展了汶川地震科学钻探井注水诱发地震试验和滞弹性地应力测量、映秀-北川断裂与平武-青川断裂GPS位移观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活动断裂探测与地应力监测、海域平台X-Lot深孔地应力测量、泛珠三角地区关键构造部位活动断裂联孔剖面探测与地应力测量、深圳市南山区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评价、东北和西南重点地区地应力监测、全国地应力基础调查与监测等方面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EI检索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0余篇;出版论著1项(合著);授权国家专利15项(第一授权人2项);软件著作权8项。

主要学术成果:

1. 梳理总结了东寨港断陷与沉降过程的控制因素:采用高密度电法探测和钻探联孔剖面获得了琼东北地区清澜-铺前断裂与马袅-铺前断裂空间展布特征;利用水压致裂技术捕获了东寨港地区现今地应力状态,提出清澜-铺前断裂东西两支断裂在北西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具有正断兼左旋走滑应力状态,是东寨港断陷与沉降过程的控制因素之一。

2.创新建立起一套海域活动断裂调查技术方法体系:通过海域单道地震测量、多道地震测量、多波束测量、OBS微震观测、地应力监测等组合技术方法,厘定了渤海海峡通道区8条全新世活动断裂,分析总结了海底侵蚀地貌特征,提出了渤海海峡登州头-北隍城岛、砣矶岛-猴矶岛、北长岛-南砣子岛不稳定区段重大工程建设建议。

3. 研发设计了一种地应力测量装置及低水位地应力测量系统:优化了水位较低条件下双回路地应力测量装置,提出了“卡扣组件扣合连接复杂管路和高压管道”施工措施,有效保障了封隔组件顺利回收,大大提高了现场地应力测量的工作效率,此项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4. 作为主要起草人,主持编写《基于陆域特殊地质背景下地应力监测网络建设技术指南(送审稿)》(排名第一),参与编写《海域活动断层、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与监测技术指南》(排名第三),有效推动了海陆活动断裂、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与地应力监测技术体系建设。

 

代表论文及著作:

1. MA Xiumin, LI Zhen, PENG Hua, JIANG Jingjie, Zhao Fang, Han Chaopu, Yuan Pengxiang, LU Shengzhou and PENG Liguo. 2015. Fluid-Injection-Induced Seismicity Experiment of the WFSD-3P Borehole [J].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89(3): 1057-1058.(SCI)

2. X.M. Ma, H. Peng, J.S. Li. 2008. In situ stress state in engineering area of Dali-Lijiang railway and its impact on the railway project[A],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 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 2008[C],Boundaries of Rock Mechanics, Pages 19-22. (EI收录)

3. X. M. Ma, H. Peng, Z. Li, J. Bai, L. Peng. 2013. In situ stress Measurements by Hydraulic Fracturing Method in The Great Depth Borehole [A], Proceedings on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itu Rock Stress [C]. ISRM Specialized Conference. P986-993.(EI收录)

4. Hua Peng, Xiumin Ma, Jingjie Jiang. 2009. Process Analysis of In-situ Strain during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Data from the Stress Monitoring Station at Shandan,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Vol.83 No.4, PP.754-766.(SCI)

5. PENG Hua, MA Xiumin, Jiang Jingjie and Li Zhen. 2015. In-situ Stress Measurements in the WFSD-1 Borehole at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Fault [J].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89(3): 1049-1050.(SCI)

6. 马秀敏, 彭华, 姜景捷, 彭立国. 2012. 新疆西部北天山深埋特长隧道工程区应力场数值模拟[J]. 地质力学学报, 18(1): 1-10.

7. 马秀敏, 彭华, 李金锁, 黎建文, 廖怀青, 杨绍喜. 2006. 襄渝铁路增建二线—新白岩寨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其在岩爆分析中的应用[J]. 地球学报, 27(2):181-186.

8. 马秀敏, 彭华, 李金锁. 2005. 新疆西部地应力测量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 地质力学学报, 11(4): 386-393.

9. 马秀敏, 彭华, 姜景捷, 彭立国. 2011. 龙门山断裂带WFSD数字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动态范围分析 [J]. 地质力学学报, 17(1): 27-40.

10. 马秀敏, 彭华, 李振. 2013. 深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J]. 地质评论, 59(增刊):1016-1017.

11. 马秀敏,彭华,姜景捷,李振,白金朋,赵芳,彭立国. WFSD-1钻孔地应力测量及断层稳定性分析[J]. 地质评论,2015,61(增刊):93-94.

12. 马秀敏,彭华,李振,姜景捷,赵芳,韩超朴,白金朋,苑鹏翔,卢胜周,郭凤君. WFSD-3P孔人工注水诱发地震试验及其探讨[J]. 地质评论,2015,61(增刊):95-97.

13. 马秀敏,彭华,李振,姜景捷,彭立国. 某城际铁路八达岭地下车站地应力测量及稳定性初析[J]. 地质评论,2015,61(增刊):98-99.

14. 马秀敏, 彭华, 白金朋, 李振, 姜景捷. 2017. 岩石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地应力测试方法中柔度研究进展评述[J]. 地质力学学报, 23(4): 526-530.

15. 曹新文, 马秀敏*, 胡道功. 2017.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琼东北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J]. 地质与勘探, 53(5): 1001-1009.

16. 曹新文, 马秀敏*, 彭华, 纪友亮, 胡道功, 李振, 夏蒙蒙. 2018. 山东蓬莱玄武岩覆盖区高密度电法找水效果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33 ( 6 ) : 2528-2534.

17. 曹新文, 马秀敏*, 龚淑云, 纪友亮, 方春波, 李振, 杜威. 2018. 深圳北西向断裂分布特征及其活动性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24(6): 759-767.

18.李嘉瑞,马秀敏*,姜自忠,等. 2022. 高密度电法探测第四纪玄武岩覆盖区断裂及其活动性分析--以鸭绿江断裂带抚松段西支断裂为例[J]. 地质与勘探,58(1):118-128.

19. 乔二伟,马秀敏*,彭华,张文汇,翟玉栋,李嘉瑞. 长白山天池火山西南麓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及其实测数据在断裂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66(4):1545-1557.

20. 马秀敏,姜景捷,彭华,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019. 一种地应力测量装置以及地应力测量系统[P],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ZL 2018 2 1480392.6,授权日期:2019.03.22.

21. 马秀敏,毛佳睿,王高峰,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2022. 一种滑坡监测仪器用辅助安装装置[P].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ZL 202222350902.0;授权日期:2022.11.29.

 

主要承担的项目: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二级项目, DD20230014,全国地应力基础调查与监测,2023/01-2025/12,在研, 主持.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三级项目, DD20230249,地应力监测网台站维护及数据综合分析,2023/01-2025/12,在研, 主持.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DZLXJK202106,中国重点地区地壳应力应变观测, 2021/01-2023/12,在研, 主持.

4.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课题, DD20221644-4,西南重点地区地应力监测, 2022/01-2022/12, 已结题, 主持.

5.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DD20190546, 东北地区地应力监测, 2019/01-2021/12, 已结题, 主持.

6.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YYWF201615, 深圳市南山区断裂活动性与地壳稳定性研究, 2016/01-2018/12,已结题, 主持.

7.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地质调查子项目, DD20160269-2, 泛珠三角地区地球物理探测与钻探验证, 2016/01-2018/12, 已结题, 主持.

8.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地质调查子项目, DD20160149-4, 渤海海峡活动断裂监测, 2016/01-2018/12, 已结题, 主持.

9.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DD20160269, 泛珠三角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 2016/01-2018/12, 已结题, 副负责.

1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DD20160149, 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等海域地应力观测与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 2016/01-2018/12, 已结题, 技术骨干.

11.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DZLXJK201303, 瓦努阿图共和国典型板块俯冲带地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2013/01-2014/12, 已结题, 主持.

12.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保障项目, GZH201200504,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地应力), 2012/01-2015/12, 已结题, 参加.

13.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201008009, 深井综合地球物理监测试验与资料解析(中深井综合地球物理监测系统研制), 2010/01-2011/12, 已结题, 参加.

14.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专题),WFSD-0007-02, 钻孔压水人工诱发地震试验, 2008/08-2014/06, 已结题, 主持.

15.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WFSD-0003, 井中科学探测, 2008/08-2014/06, 已结题, 参加.

16.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WFSD-0007, 地震断裂带的应力环境、应变能的分布及与地震关系, 2008/08-2014/06, 已结题, 参加.

17.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DD1212010916064, 钻孔组合式应力-应变多参数自动监测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9/01-2010/12, 已结题, 参加.

18.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DD1212010760306, 深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系统的研究, 2007/01-2009/12, 已结题, 参加.

 

联系方式:010-88815093,maxiumin@mail.cgs.gov.cn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