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22年5月期间,甘肃省天水市王旗滑坡因大型储水井渗漏发生了多期复活,属于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历史滑坡复活的典型案例。地质力学研究所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研究室、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陕西宝鸡野外科学观测站孙萍研究员团队,结合现场调研、无人机航测、岩土力学测试及数值分析,对该滑坡的变形演化历史、复活失稳机理及动力演化模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1)该滑坡自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期间共经历了3期变形,属于典型的水力作用诱发的渐进破坏推移式滑坡;(2)两处储水井控制了该滑坡复活的主滑边界(图1),其失稳模式为蠕滑—拉裂式;(3)该类滑坡具有“深部蠕滑-表层拉裂-渗流软化-滑带渐进贯通-推移运动”的成灾模式(图2)。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该类滑坡早期识别与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图1滑坡复活失稳特征
图2滑坡复活成灾模式
大型泥岩滑坡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发育且危害严重,通常由多期历史地震触发并成群成带分布,在水力作用下,极易导致滑坡再次发生整体或局部复活。近年来,西北地区密集分布的大型泥岩滑坡灾害已成为工程建设和城镇规划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灾变机制尤为复杂,严重影响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是国际上工程地质领域一直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13072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2293352)联合资助,成果已发表于国际灾害地质学著名期刊《Landslides》(IF=6.153)上。
Haojie Wang, Ping Sun.*, Jian Ren. et al. 2023. Reactivation mechanism and run-out processes of the Wangqi landslide induced by water leakage on April 30, 2022, in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Landslides 20, 999–1011.
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0346-023-02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