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又是一年野外时

作者:杨健 发布时间:2016-04-27

《送别》

江天云水薄,春色愁眉锁。枝头飞絮似雪落,杨柳不管人离索。

又是送别时,真个睡不着。闲看银河夜夜坐,归期莫负桂花约。

(到了地质队员出野外的时间,记爱人送别时的心情。)

                                                                                    ——李金发


        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项目组        南方地区构造演化控制页岩气形成与分布调查项目组


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油气调查区构造体系研究项目组                矿田构造调查项目组


特殊地区地质填图试点工程项目组


    京津冀重要经济区地应力测量与监测项目组    渤海等重点海域及海岸带地区地应力测量与监测项目组

阳春三月,万紫千红斗芬芳。还无暇欣赏美丽的春天景色,一转眼已是春暮时节。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经过总结汇报交流、立项评审和预算下达等紧张的忙碌之后,新一年的野外工作又开始了!

地调局力学所2016年承担了120个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项目,科研人员将围绕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区、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地区、郯庐断裂带、南北构造带等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的活动构造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中东部典型金多金属矿集区矿田构造调查和典型湖泊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调查;实施特殊地区地质填图试点工程,制订不同类型地区地质填图技术规范,加强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油气调查区构造体系研究和南方地区构造演化控制页岩气形成与分布调查;持续推进京津冀等重要经济区和渤海等重点海域及海岸带地区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和加强极地地质科学研究,发展地应力监测和地质力学活动构造体系理论。他们的野外工作区覆盖了雪域高原、沙漠戈壁、森林草原、大山深处和茫茫海岛,足迹将遍及19省区市,平均野外工作时间为130天左右,有的要长达300天。

艰苦繁重的任务吓不倒他们,严寒酷暑和干燥湿热的环境难不倒他们,老地质人的“三光荣”精神和现代地质人的“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价值观,激励着他们翻越一座座险山峻岭,攻克一个个科研难题。然而每到出发的前一晚,却久久不能成眠,家中里年迈的父母、尚幼儿女和终日劳累的妻子或丈夫,是他们心底的牵挂,每想到此刻,地质人的心就化作夜空中那一轮澄静的明月,默默许下誓言:待到金香飘满都,携手共醉桂花期。

出征的号角已吹响,力学所的地质科研人员肩负着国家交给的科研地调任务,满怀激情,带着家人的嘱咐和单位同事的祝福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期待着他们满载累累硕果,平安喜悦归来!

扫描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