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矿田构造党支部红色教育党日活动有感

作者:张文高 发布时间:2021-06-21

贵州,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当年红军长征路上一朵朵鲜红的烙印,深深镶嵌于黔山秀水之间,留给贵州人民难忘的红色记忆。“右江成矿带锡金多金属矿集区矿田构造调查与找矿预测”项目贵州黔西南研究区内,遍布着红军当年的战斗遗迹。为了更好的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项目组在扎实开展野外工作的同时,毫不放松党史学习和传统教育,充分利用研究区内的红色遗迹,开展了一系列的党建活动。

白岩关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城南4公里的崖口山垭上。左有营盘山,右有罗汉山,皆峭壁如削,白岩耀目,故称白岩关。白岩关古驿道连接的白层古渡是贞丰城南的天然门户,也是黔西南进出广西的必经之路,所以白层古渡有“黔桂锁钥”之称。1935年4月16日至2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和彭德怀率领下,兵分三路西渡北盘江,进入贞丰县境。1935年4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团和军委纵队前梯队,与当时驻守白岩关的黔军发生遭遇战,双方均有伤亡。该关附近有红军阵亡战士坟茔数座,当地百姓至今称白岩关为“红军丫口”。

2021年5月17日,项目组张文高、胡嘉修和王波重走白岩关驿道,重温当年红军长征路线,深刻的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当年红军途经贵州的崇山峻岭,面临着国民党的围剿和数不尽的危险与挑战,却始终践行着“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精神。

作为地质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学习革命先辈勇敢、忠贞以及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中国在每个时代都不缺英雄,吾辈当自强,致敬英雄,致敬每一个为国家、为社会付出的人!

扫描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