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支部工作

寻脉昆仑铸忠魂 扎根旷野践初心——全国地应力基础调查与监测临时党支部开展和田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2
  在昆仑山北麓见证新时代地质人的精神传承,于大漠绿洲镌刻共产党人的赤子丹心。为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6月26日,全国地应力基础调查与监测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和田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活动构造研究室、十三陵观象台、地壳运动研究室和能源研究室的同志们,以“全国地应力基础调查与监测”“塔里木西南部震旦纪构造演化及盆山耦合关系研究”和“南疆阿图什-和田重点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地应力监测研究”等野外科研项目为纽带,联合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乌鲁木齐中亚地震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一场“地质锤敲响初心,地应力监测忠诚”的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
  
  和田团结广场,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民族深情的地标性建筑,犹如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向党员们讲述着党领导下的民族团结奋斗史。广场上,库尔班大叔与毛泽东主席握手的巨型雕像庄严肃穆,栩栩如生。1958年,库尔班大叔心怀对党的无限感恩,历经艰辛前往北京,终于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这一跨越地域与民族的历史性会面,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关怀与重视的生动写照,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迈向繁荣富强的坚定决心。党员们伫立在雕像前,回味着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心中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深刻领悟到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党始终是各族人民谋幸福的最坚实依靠。
  在随后的交流中,活动构造研究室的党员表示,要将团结协作的精神融入南疆地区活动构造研究中,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不忘初心、荣肩使命,攻克更多地质科学难题;能源研究室的同志则提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和田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潜力,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贡献力量;十三陵观象台和地壳运动研究室的党员也纷纷表示,将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提升地应力监测与地壳构造研究水平,为防灾减灾和地壳稳定性评估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此次开展的“野外调查+红色教育”党建模式,将和田团结广场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堂,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各项目野外党支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开展“党建红引领地质蓝”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将红色精神转化为推动地质科研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助力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为新时代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发挥先锋作用。
  (贾丽云 马秀敏 吴中海 吴鸿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