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力学•青年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
人类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时代的精神就是青年的精神。”时代怎样,青年就怎样,青年怎样,时代发展和未来就怎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复兴史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民族有所呼,党和人民有所唤,青年必有所应;青年行,民族复兴必定行。
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图盛景,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更是青年的,是青年成长进步、建功立业的大好际遇,更是青年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神圣责任。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党的领导下,以理想者、担当者、吃苦者、奋斗者的姿态,奋进新征程,诠释新青春,创造新业绩!
赵艳伟,1986年生,河北保定人,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
2021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财务处工作。
2021年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是个重大的转折年,我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大转折,从一个工作了近十年的企业到事业单位,工作性质及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面临着极大挑战。来到力学所这个大家庭已经一年有余,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已经完全适应了现在的工作,职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廉政教育培训,向老党员学习,思想上受到洗礼,杜绝一切腐败思想,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做到廉洁自律,综合素质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在此,非常感谢力学所给我这个平台,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祝力学所再创佳绩,祝力学所的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张蓓,1984年生,河北沧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法国马赛商学院金融与组织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
2022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纪检审计处工作。
2022年我非常荣幸地加入了李四光先生创办的地质力学研究所。先生作为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一生秉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座右铭,胸怀满腔爱国热忱,在百废待兴、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建机构、育人才、搞调查、著专论,为新中国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李四光精神。入职以来,我从方方面面都感受到了地质力学研究所的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在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快速适应了新工作环境,第一时间进入角色,认真做好纪检审计工作。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传承好李四光精神,用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和担当,为地质事业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们共同传承“五四”不朽精神,发扬青春活力能量。立足岗位,奉献青春。放飞梦想,承载未来。
卞芸,1988年生,河北宁晋人,毕业于武警工程学院营房管理专业,本科学历。
2022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安全和保密处工作。
有幸由武警部队转业来到力学所工作,过去的半年的时间里,在单位领导的培养关怀下、在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我逐步适应了从部队到研究所这种环境和角色的双重转变,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自觉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标准,注重落实质量,严格要求自己,以“三实”的作风干好本职工作,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高标准抓好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不辜负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厚爱与期望。
在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让我们传承先辈的精神,担起时代的重任,接好时代的接力棒,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
王超群,1993 年生,山西大同人,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
2022 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活动构造研究室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社会服务类项目 2 项。
能成为力学所的一名科研人员,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感谢所里提供的工作机会让我们有机会继续我们热爱的地质科研道路!我在这近一年的工作过程中对于自身地质工作的使命、责任与义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我们不但要夯实自己的业务基础,而且立足于当下,我们要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注重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和发扬的科学创新精神,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勇于创造,埋头苦干,勤于实践,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
愿我们在明天,不仅有少年人鲜衣怒马的意气,还有铿锵有力的担当,以诚挚之心,致敬最好的青春。
高凤琳,1988年生,陕西咸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
2021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热研究室工作。
很荣幸能够加入力学所这个大家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在周围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很快融入了这个优秀的集体。力学所是由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具有优良传统和辉煌业绩的科研机构,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继续不断学习,踏实工作,在实践中传承“李四光精神”,练就过硬业务本领,为支撑服务国家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贡献心力。
万佳威,1991年生,江西南昌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
2022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研究室工作,研究方向为地质灾害防治。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地调项目、社会项目7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EI论文7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项。
过去一年里,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到力学所工作后,我主要参加YX地质安全评价项目,主要开展强构造区断裂带岩土体工程灾变和构造混杂岩带岩体变形破坏机制研究,从中我收获很大、受益良多。新的一年里,我将立足岗位、守正创新,努力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在一起,争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愿大家“科技创新不停步,硕果累累登高峰”。
毛佳睿,1992年生,河北唐山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
2021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十三陵地球观象台工作。
2021年是我人生中极为难忘的一年,非常幸运能够来到地质力学所大家庭,开启我个人科研工作的新征程。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使我在过去的两年内,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不断增强。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承和发扬李四光等前辈地质学家“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优良作风,细观深学,博采众长,勤研不怠,砥砺前行。用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为祖国地质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祝所有青年学者在青春的寸金光阴里,不惧、有勇气,不退、有担当,埋头磨砺,有所作为!祝力学所的领导、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张斌,1989年生,安徽黄山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
2021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十三陵地球观象台工作,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北京市博士后基金项目2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地调项目、社会服务类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和录用论文11篇,其中SCI/EI论文8篇。
很高兴加入地质力学所这个大家庭,2022年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苦练基本功,逐渐熟悉了所需要从事的工作内容。正式踏入工作的2022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在西藏墨脱地区进行了为期6个多月的地质调查工作,有幸能为重大工程地质安全性评价以及基础地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李四光精神”,锐意进取,实现当代青年人应有的人生价值。
李华丽,1982年生,河南遂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21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地球科学数据中心(信息化室)工作。
2021年我有幸加入力学所大家庭。入所一年多以来,力学所领导和同事的热情温暖着我;力学所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淀,极大开阔了我的眼界;力学所丰硕的地调科研成果,让我意识到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新时代力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激发了我投身工作的热情。
未来的工作中,作为地质领域的新人,我将立足科学数据中心(信息化室)基本定位,充分了解所业务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主动作为,为力学所的发展贡献力量。
脚步所至,才能找到生活美好的惊喜;
心向往之,才能遇见生活更美的风景。
愿与您,与力学所,与伟大的时代携手同行!
张琪琪,1993年生,山西晋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
2021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计量测试与标准定额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华北北缘古生代时期构造演化,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2021年11月23日至2022年4月20日参加了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
2022年对我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极其难忘的一年。上半年在遥远的南极大陆参加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下半年在华北北缘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既体会到了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鲜,又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不易,同时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地质科研工作者,始终要秉承老一辈地质学家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作为社会主义新青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发扬李四光精神,为我国的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四青年节之际,祝愿各位同仁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