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解译大地构造密码——“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拴宏

作者:杨健 发布时间:2024-05-07
  张拴宏研究员2000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毕业进入地质力学所工作至今,20多年的地质生涯中,野外调查足迹涉及华北、青藏高原、东南极及西南极等多地,穿风暴,爬雪山、下矿井。尽管研究方向及地区发生多次调整及变化,但他始终潜心研究,保持对基础地质科学问题研究的热情和执着。
  一、甘坐冷板凳,争当科技创新的先锋
  野外地质调查是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和灵魂,是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前提。他注重野外地质调查,善于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寻找并发现问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加以解决。
  位于兴蒙造山带南侧的华北北缘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其构造变形及大地构造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数十年来,科学界对兴蒙造山带(中亚造山带)这一全球最大规模的增生造山带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关于华北北缘的大地构造性质及其与古亚洲洋演化的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
  早在2001年,张拴宏在华北北缘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时就注意到,内蒙古隆起上有很多前人认为的“早前寒武纪(距今18亿年前)基底变质岩”,虽然变形很强,但变质程度并不高,与华北克拉通典型的早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特征有明显差别。为了破解谜团,张拴宏带领项目组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及高精度年代学研究,最终确定这些岩体形成于晚古生代(距今3.2亿~2.7亿年),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深成钙碱性侵入体,是一条近东西向分布的侵入岩带。通过进一步工作,他们认为,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为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内蒙古隆起的实质为深位剥露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弧。
  这项成果将华北北缘晚古生代的构造环境与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演化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华北北缘的大地构造及成矿背景研究工作。该成果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并被后期的地质调查及研究工作广泛证实及采用,如新的1:25万区调据此修正了早期1:20万及1:5万区调中把这些岩系作为早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的错误认识。
  此后,张拴宏带领团队开展了华北克拉通北缘大地构造研究工作,在对燕辽地区中元古代沉积地层内大规模辉绿岩床(岩席)进行调查研究时,尝试用锆石和斜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确定其时代。由于基性岩同岩浆期锆石含量少,加上国内当时的选样方法及测试技术条件还很不成熟,直到2009年才确定部分岩床的侵位时代为中元古代中期。根据这些辉绿岩的全球对比,结合古地磁资料,他们首次提出了这些辉绿岩床的形成与华北克拉通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有关。通过后续8年多的野外调查、剖面测量及研究工作,张拴宏在2017年正式提出,这些辉绿岩床构成了一个形成于距今13.2亿年且具有全球对比意义的基性大火成岩省,并将其命名为燕辽大火成岩省。从而确立了华北与北澳大利亚在超大陆中的亲缘性,鉴别出与燕辽大火成岩省相伴的稀土成矿事件。
  通过10多年不断地积累,他在前寒武纪古大陆重建、大火成岩省与资源及古环境、华北北缘古生代陆缘增生及构造-岩浆演化方面取得重要的创新性认识及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成果在解决资源环境等基础地质问题、服务资源能源需求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拴宏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国内同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他2004年以来发表的70余篇论文中,有50篇被SCI收录,并普遍拥有较高的他引率。他先后荣获“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9年被授予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被授予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
  二、筹建激光-等离子质谱实验室,以高度的责任感推进科技平台建设
  除野外工作外,张拴宏同志深知实验测试工作及可靠的数据对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每一次样品处理、实验室分析测试及数据处理,他都亲自参加或参与,保证每一个数据的获得都准确无误。2019年他负责筹建地质力学所激光-等离子质谱实验室,克服实验室技术人员缺少,无前期基础等困难,仅用2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仪器安装调试及方法建立,测试数据质量达到国内外同类实验室标准,有力地支撑了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的年代学及微区测年工作。在张拴宏及团队人员的努力下,2020至2023年,激光-等离子质谱实验室连续4年货币工作量均超过200万元/年,保证了仪器的高效平稳运行,为地调及科研项目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年代学数据。
  三、积极拓展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和团队的业务能力
  加班加点是他的工作常态,如果不是出野外,几乎每个周末或节假日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尽管研究工作繁忙,但他依然能够时刻保有学习之心,不断拓宽专业知识,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研究室主任、学科领军人和党支部书记,他组织并领导团队开展地球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精神,通过项目培养聚集了一批青年人才。他不断将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打造出了一支甘于奉献、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科研队伍,成为地质力学所的优秀创新团队和科研典范。

扫描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