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我劳动,我快乐;我青春,我奉献”

“五一”假期,野外项目组风采

作者:孙炜锋、彭博等 发布时间:2020-05-04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为加快推进所重点工作,各项目组加紧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在“五一”期间先后奔赴野外开展黄金季节的地质调查工作,让我们一起见证“我劳动,我快乐;我青春,我奉献”的地质力学人。
    “川藏铁路交通廊道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团队”为精准对接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地质需求,奋战在青藏高原,克服高寒缺氧、高海拔高原反应,开展铁路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调查研究,牵头编制川藏铁路全线地质调查报告2份,提出线路优化或防灾减灾建议6条,完成川藏铁路大渡河大桥边坡和格聂山隧道边坡稳定性调查评价报告,提出大渡河大桥3大地质安全隐患,应用于铁路选线。为助力川藏铁路定测阶段勘查建设工作,2020年3月25日,项目组孙炜锋一行4人在2020年新冠疫情全国肆虐期间,应中铁川藏铁路规划部门邀请赴四川康定地区开展川西-藏东地区交通廊道活动构造与地质调查。图为项目组人员在高尔寺开展地应力测量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4月的青海共和县,还是瀚海阑干百丈冰。为支持青海省共和盆地干热岩攻坚战,井热储改造评价及技术研发项目组于2020年4月10日赶赴压裂现场。项目组负责人彭博带领项目组克服高原缺氧和雨雪风沙天气,轮流24小时守护现场,监测微地震数据变化,已完成微地震监测500小时,开展了第一阶段压裂后的岩石破裂方向分析、人工裂缝3D刻画、储层改造体积等分析,有力支撑了下一步井位部署。照片为五一期间的项目组工作现场。
     4月下旬的祁连山北缘积雪覆盖、风沙四起。“武威-固原地貌边界带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组杨勇等一行5人于4月21日奔赴工区开展野外工作。他们克服恶劣气候环境的影响,已陆续着手对研究区活动断裂的变形特征、地貌响应、古地震序列等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照片为项目组冒着雨雪高寒天气清理探槽剖面、开展构造活动性分析、采集样品等。

     “海南岛及近海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项目组紧密结合海南自贸区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不畏酷暑在野外开展活动构造调查与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编制江东新区与三亚新机场活动断裂地质调查报告,提出工程建设活动断裂避让对策建议,为海南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提供技术支撑。2020年4月25日,项目组先后分二批赴海南开展野外工作。
     为了落实新时代区调改革精神,加快推进宁夏清水河流域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施。2020年5月2-3日,项目组在负责人李振宏副研究员的带领下,经过两天的奔波,抵达宁夏固原,开始开展野外工作。照片为项目组在路途中经过毛乌素沙漠,小憩时留影。
     5月3日,张重远项目组白天在现场指挥部探讨压裂方案和储层建造效果,晚上加班加点处理数据、分析成果,为我国首个干热岩试验性开发工程的储层建造和环境评价工作实时提供科学支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刻,以充实的劳动纪念劳动节,以奋斗的风采迎接青年节。图为项目组张重远和张浩共同探讨微地震数据,分析储层应力场特征。
    5月3日,为助力川藏铁路交通廊道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调查研究,由杨志华带队的项目组来到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将在这里开展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在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县城,团队的五名成员正在努力克服头疼、缺氧等高原反应,为下一步开展野外勘察做准备工作。
 
杨健、赵莎编辑,孙炜锋、彭博、张耀玲、李振宏、张重远、杨志华供稿

扫描二维码分享